在今年端午假期的最后一日,一个重磅消息让整个汽车行业大为震惊。

据路透社5月30日消息,因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未能充分供货转向器,导致宝马在德国、中国及南非的部分工厂被迫短暂停产,宝马1系、2系、3系、4系轿车生产受到影响。据了解,宝马现采用“即时生产”模式,也就是现时需要现时采购模式,供应商的临时停货对生产线的生产造成的损失影响巨大,据德国投资银行Bankhaus Lampe的分析师Christian Ludwig表示,宝马1系、2系、3系、4系每周产量最高可达17500辆,“如果本季度未能弥补此次停产耽搁的产量,销量损失每周可达4亿-5亿欧元。”

那么问题来了,对停线零容忍的主机厂,该如何保证供应链的稳定高效呢?

在与诸多国内外主机厂交流之后,国内创新型物流企业安得智联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,重点需要做到以下3点:

一.流程拉通

在现有4S店经销的模式中,如何从销售末端传递市场最真实的需求信息至生产工厂,如何简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,统一运作流程标准,成了保证供应链稳定的核心。

目前中国市场的汽车保有量稳步高升,各大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,在汽车工业成熟的几个区域扩建分工厂,但很各个工厂的管理相对独立,各自负责一片区域,目前随着物流的发展,区域的界线被逐渐打破,区域被淡化,原有的区域优势,反而成为了重复生产的成本负担,多个工厂的管理标准的不同、跨区域的协调沟通障碍,甚至总部无法管控分工厂,成为影响企业在新时代发展的阻碍。因此,在总部—分工厂的纵向管理模式下,统一流程,统一标准,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。

 

目前,已经开始逐渐有企业尝试改变原有的供应链管理模式,由传统的推动式管理转变为销售—采购—生产的横向拉动式供应链管理,通过产销信息的共享,由终端销售的信息预测,决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,再制定排产计划,从而实现“产销平衡”。但是要实现真正的产销平衡有两个关键的影响因素,信息与中间环节的效率!

二.信息化改造

在供应链的生产环节,要实现以销定产,需要产销信息的真实、准确、共享。但目前在生产

计划与库存采购的信息并没有实时共享,这就导致真正需要生产时,物料缺乏,采购不及时,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。

 

因此,生产计划—物料库存—物料供应,全过程的透明可视化,是解决问题的关键,那如何去实现呢?

(1)生产计划的分级释放,通过分级释放月度生产计划—周计划—每日计划,确保整个仓储的库存存在一个稳定的平均水平,保证物料的采购供应,能常态稳定运行;

(2)在流动的库存管理中,主机厂—供应商—物流商库存的信息,通过EDI即时共享对接,由原有的被动响应,转变为主动响应,避免信息的滞后,导致库存的供应不及时,做到及时预警而不是事后救火。

(3)在物料供应的过程中,全过程跟踪,通过TMS系统,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,通过在途管控的APP实现流动过程的在途跟踪、单证电子化回传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可控范围的同时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。

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的改造,能即时、准确的共享,保证整个供应链的稳定运行。

.物流效率的提升

信息化的改造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性,但要实现流程拉通,产销平衡,还需要过程环节的快速反应。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,要想再提高效率,就得往智能化、自动化方面发展。

 

目前越来越多的主机厂甚至一些零部件厂商、轮胎厂商都在谈工业4.0,很多车企已经在仓储环节投入机械化、自动化的设备,建成全自动化仓库,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率,提升库内运作环节的速度与效率;

在配送环节,通过智能化的配送,保证每个节点能按计划衔接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JIT,实现零库存的管理。但需要探讨的是,目前不同车企的工艺水平、计划的稳定性相差较大,如何与智能化、自动化进行有效结合?如何平衡成本与效率,如何从供应链价值的角度上去衡量整体的优化提升,这不仅仅需要企业自身去思考,更需要企业与合适的供应链服务商一同去探讨。

而安得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从客户的角度出发,致力于服务客户整体的供应链解决方案,通过17年的物流服务经验,经历美的集团整体供应链的改造服务,积累了丰富的供应链服务的经验,同时,在智能化的设备上,通过美的集团对KUKA收购,拥有了世界领先的智能自动化设备技术。在本次成都物流双年展上,安得智联展示了同城配送、国际、电商、冷链、零担等物流形态的4PL物流整体解决方案,体现了安得智联在供应链安全、智能云仓分布、资源集约优化的服务优势。在智慧物流展区,安得智联展出最新自主研发的AI-scan(手持扫码器),能够更准确高效的完成扫码作业,而且无需WIFI网络也可以上传数据,解决了仓库网络限制的痛点。在展区中间,安得智联的全自动高密度无人存储立体仓库模型,是整个展区最大的亮点,在同等存货量下,这种高密度存储仓库仅占原有面积的1/3,非常适用于精密零部件的存储。

未来,安得智联将深入在汽车供应链领域的研究,同各大车企朋友们就更多的话题一同交流探讨。